
报导/摄影:刘福来
(麻坡8日讯)猪肉、裹粽材料价格普遍上涨,如今购买现卖粽子,反而比自家包裹粽子更经济划算。
据《中国报》了解,令吉贬值导致进口材料价格几乎全部调涨,甚至连裹粽用的粽绳、粽叶价格也调涨。粽绳每10束,从之前的3令吉涨至目前4令吉以上。

至于每300克(11公分)的粽叶价格从12至13令吉,调涨至16令吉左右,每300克(13公分)的粽叶价格则调涨至17令吉以上。
端午节各种包裹粽子的食材,如栗子、虾米、粽叶、咸蛋、蚝干、香姑、猪肉,价格平均上涨介于3令吉至25令吉。

麻坡区民众接受《中国报》访问时指出,今年裹粽材料全部涨价,尤其是猪肉最贵,去年每公斤才30令吉左右,今年则涨至40多令吉。
就连最基本的糯米价格都大涨,香姑价格从之前每公斤逾50令吉涨至目前70令吉、栗子价格从55令吉涨至60令吉、虾米(大只)价格从60、70令吉涨至目前85令吉、韩国进口蚝干从之前100令吉涨至120令吉、咸蛋从每50个逾40令吉,涨至目前60令吉。


民众指出,基本上,一公斤糯米和一公斤猪肉,大约只可以裹出10个至15个粽子,材料的花费就将近要到200令吉。
“裹粽过程还需要时间料理食材,从下厨烧煮至包裹完成,甚至需要全家总动员,花3小时才能做好,费时又费力,相比之下,小贩现卖的粽子,一个售价介于7令吉50仙至10令吉,反而更为划算及便宜。”
一些民众认为,如果家庭人口不多,抑或只是为了用来祭祀,购买现成的粽子,反而比裹粽来得实际。
但也有民众认为,百物通胀使很多人都负担不起沉重的经济压力, 渐渐导致传统习俗失去色彩,若通胀持续没有改善,很多优良的传承终将会悄悄变色流失。


材料比疫情期间好卖
裹粽材料比去年更好卖。
成顺业者李绍兴(68岁)接受《中国报》访问时指出,令吉的贬值促使裹粽材料价格,被迫全面上涨。
“不过,与往年冠病疫情期间的同期比较,目前销量好过之前。民众基本已经可以回乡过节,所以今年的端午节,很多民众家里都有裹粽的传统,裹粽材料也比往年销。”

他说,裹粽是华族端午节的传统,粽子不只是凝聚家人的团圆,也象征着美好的节日,与亲友分享粽子,也是一种问候和关心的方式。
“虽然少量购买粽子会划算,但是民众如果大量的制作或联合一起裹粽,其实会更划算。”

较符合经济效益
◆白淑芬(44岁,职业妇女)
今年粽子材料价格都很贵,尤其一公斤糯米和猪肉根本裹不到几个粽子,而且花费就将近200令吉,不如现成购买的粽子一个才11令吉左右。
如果家里成员人数不多,或者只是祭拜祖先,买现成的粽子反而比较符合经济效益。

裹粽与亲友分享
◆陈志发(76岁,自雇人士)
我们每年都会裹粽,自己吃也分享给亲友,一起开心过节,这是我们每年的传统,不会去计较材料花多少钱。
我们喜欢裹娘惹粽,至少会准备3公斤材料,基本是粽米3公斤、猪肉4公斤,还有冬瓜和香姑,花费近200令吉。
工序多久没裹粽
◆叶琳(50岁,吉隆坡人)
裹粽是个很大“工程”,工序很多,加上现在的裹粽材料都很贵,我们已经多年没有裹粽。
基本上,像我们家人口不多,买现成的粽子会更便宜省工。
销量开始热起来
◆黄玩兴(57岁,贪食街小贩)
端午节越来越近,上个星期开始就出现购买粽子的人潮,目前我也有接到一些订单,销量开始热起来。
今年由于食材及裹粽材料价格全面调涨,每个粽子售价也稍涨50仙。
卖了2周反应热
◆蔡文华(61岁,面包摊业者)
目前我们先推出肉粽、豆沙肉粽、娘惹粽3种,因为猪肉起价,成本都增加生意难做,肉粽现在卖7令吉50仙、豆沙肉粽8令吉、娘惹粽7令吉50仙。
我推出售卖粽子两个星期了,顾客反应很热,销量有比往年好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