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报导 / 摄影:林德胜
(居銮28日讯)顶不住租金涨和原材料涨价,居銮部分餐饮店连续3年调涨食物售价。

这股涨价风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,开始产生骨牌连锁效应,尽管现在疫情稳定了,可是涨价风还是吹不停。
餐饮业者告诉《中国报》记者,居銮食物涨价全是为了维持盈利,而影响涨价最大的关键,在于租金和员工薪水。

一家餐饮店东主孙先生透露,他在8月会调涨所有熟食价1令吉,并指食物调涨是迎合涨风,实属无奈之举。
他坦言,从2021年开始至今,其餐饮店每年都在调涨熟食价格。

此外,荃新传统糕点店东主吴奕燕受访时说,该店开业19年,今年的茶水和食物价格有微调涨,但涨幅不多,茶水涨20仙,食物价涨10%。
她说,店主在今年也提高了租金,可是她不会再调涨食价,避免食客不能接受。

“我举例,如果一盘椰浆饭原本售价是8令吉90仙,连续3年都涨1令吉,售价变成11令吉90仙,有些人可以接受,有些人可能光顾一次就不会再来。”
吴奕燕指出,居銮人的薪水本就不是很高,一直调涨食物售价,除了会吓跑食客,也可能对餐饮店带来一些负面影响,如顾客会认为商家有暴利嫌疑。

南街咖啡店东主苏鑫龙说,餐饮店适时调整售价,是因为环境所逼,全是为了维持运作和盈利。
他说,如果不涨价,一些可能餐饮店可能会因为收入和盈利不平衡,面对结业风险。

小贩薄利多销 维持基本利润
有餐饮店年年起价,也有小贩薄利多销,在百物涨价潮中竖立自己的品牌。
小贩刘熙凡说,由于居銮食价高,为让中低收入和退休人士不用烦恼饮食开销,该摊位的麵食料理,大部分都从6令吉起。

他说,虽然是售价6令吉,可还是有人无法接受,嫌贵,但考虑到成本支出和平衡利润,无法继续降价满足部分人的期望。
他说,小贩也要生存,必须要有利润维持基本运作。

怕吓跑食客 不敢乱涨
开业一年的“饮茶”餐饮店,不敢贸然涨价,怕吓跑食客。
茶水头手刘富强说,该餐饮店在餐饮界仍须时间站稳根基,顾客也多是老人和打工族,虽然今年7月开业满一週年,但茶水价格也不会马上作出调整。

他指出,老板表示茶水售价会继续维持,可能会维持到年底,明年再打算。
他续说,茶水价格不可能一直维持原价,因为现在物价上涨,完全不给业者涨价是不行的,当无法应付日益增长的运营成本,自然就会涨价。

选择多 货比三家
何杰安(28岁,汽车销售员)
如果一家餐饮店的价格每一年都在涨,我无法接受,最后应不会去光顾那家餐饮店。
居銮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要在外面堂食,还是有很多选择,食客也会货比三家,如果卖得太贵,很抱歉,可能去过一次就不会再去了,就算食物再好吃,价格不合理,也很难接受。
尤其杂菜饭价格必须亲民,否则再好吃但很贵,肯定无法留住客源。

价格合理 可接受
吴玉花(56岁,家庭主妇)
居銮食价有跟风涨价潮,当一家店的食物卖9令吉,许多卖同样食物的店或摊位也会跟著这个价格上涨。
居銮食价高涨不是新鲜事,但要每一年都涨价,是真的有暴利嫌疑了,如果分量在涨价后减少,更会令食客不想去光顾。
我去一家餐饮店消费,会根据价格、环境及服务生态度作为评价,价格在合理范围,食物也好吃,会成为长客,反之,去过一次吃了亏,就不愿再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