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报导:沈俊荣
(峇株巴辖17日讯)峇株巴辖新立村将军爷庙前日庆祝将军爷圣诞千秋,该村村民几乎全村总动员从清晨6时就到庙协助切菜、准备食材、摆盘、排桌椅、烹饪、 端菜及洗碗等,同心协力筹办“流水宴”形式的“村宴”。
已有百年历史的将军爷庙,位于距离峇市42公里的新立村,传说早年为了镇压虎患而设立,如今老虎已绝迹,但将军爷庙依然香火鼎盛,吸引远近香客前来膜拜。

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将军爷圣诞千秋,也是新立村的大日子,村内大小在这一天都会聚集到庙里参与神诞庆典,并分工合作筹办村宴,聚在一起共餐交流,其乐融融 。
该庙总务李日新说,该庙今年神诞获得善信报效2只重达62公斤的公羊、6只金猪、30只烧鸭、45只鸡及1500粒酿豆腐敬拜将军爷,这些供品过 后都成为“村宴”餐桌上的美食,让约450名村民及善信享用。

该庙是少数同时设有厨房及食堂(可容纳数百人)的庙宇,村民昨天一早就到庙里参与祭拜仪式,并协助在庙旁食堂排列19张圆桌及椅子,然后聚在食堂闲聊 ,等候一年一度的村宴在下午2时“开饭”。
该庙每年村宴的“招牌菜”,包括以敬拜拿督公的公羊烹煮的咖喱羊肉及药材羊肉汤,以及地方风味的广西酿豆腐(新立村村民以广西人为主)。 加上炒面、炒菜、酸辣菜、烧鸭及今年特备的“客家咸鸡”,每桌共有8道美味佳肴,让人大快朵颐。

难能可贵的是,村民及善信在用餐后,会主动收拾餐具,把碗筷及食物残渣“分类”,并更换餐桌的塑料桌布,让迟来的善信可以直接坐下来用餐。
由于采用“流水宴”形式,凑足一桌的人数就开吃,所以村民用餐后就离席,让位给其他村民及善信,整个秩序非常流畅,没有“抢位”或“不够位”的问题出现。

三兄弟请假回乡掌厨
在外地担任主厨及餐馆老板的三兄弟,特地请假回乡负责烹饪工作,顶替老一辈村民成为第三代村宴“接班人”。
在新加坡担任主厨的封永贵(55岁),为了协助新立村将军爷庙筹办村宴,特地请假3天回乡,在该庙厨房忙着烹煮食物。

他的两名弟弟,即封勇名(52岁)及封永强(44岁)是新山福林园万家聚海鲜餐馆东主,为了这次村宴也特地关店1天,回乡协助烹饪工作 。
他们从小就在新立村长大,从祖父开始就有到庙帮忙的“习惯”,如今这项任务由他们第三代“接手”,他们都义不容辞,没有第二句话。

他们的母亲夏玉花(75岁)说,她之前与丈夫忙着顾孙,一度要同时照顾约10名内孙,但从十多年前开始,每逢神诞就到新立村将军爷庙厨房 帮忙,如今由3名儿子“接班”,她感到很欣慰。
“毕竟很多老一辈村民年事已高,不能久站,也不能抬重物,所以厨房工作需要由年轻一辈接手。”

“流水宴”办了逾20年
新立村将军爷庙自70年代就有全村总动员(Gotong-royong)的精神,并从20多年前开始进行较大型的“流水宴”。
该庙右护法郑国民说,约从70年代开始,该庙每逢神诞就有村民及善信到庙协助神诞工作,并分工合作烹煮食物,但当时只是准备几桌平安宴给善信们享用。

左护法李日新说,从2000年开始,该庙每逢神诞的平安宴,改为较大型的“流水宴”,准备更充足的食物让村民及善信享用,而且“来者不拒”。
“即使在附近工作的印裔园丘工友也会过来吃平安餐,今年也有许多来自外地如新加坡、马六甲、新山、峇株巴辖、永平、新港、巴罗等地的善信前来膜拜祈福,享用流水宴。”

他说,流水宴从下午2时开始,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左右。 出席者包括亚依淡国会议员特别助理余养铭、永平县议员陈珤甄、新港村长王天桦等。
他透露,该庙去年初已耗费3万令吉装置3支白钢旗杆,今年农历新年前则斥资7万令吉粉刷庙宇,另花费2万3000令吉装置前殿屋顶上的“双龙戏珠”装饰, 他感谢善信们的鼎力支持。
(本报沈俊荣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