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麻坡25日讯)抓蚝业在麻坡已拥有超过一个世纪的历史,但如今活跃捕蚝的业者,不达10人,而年轻的捕蚝人,更是少之又少。
麻河下游河口的巴力地南处,正是咸淡水交接的水域,也是生蚝生长的地区,在这里甚至可以找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白生蚝品种。
生蚝尤其是白生蚝的品质高,口感佳,价位颇高,为抓蚝者带来可观的收入。

由于抓蚝者须在没有使用先进潜水工具的情况下,潜入距离河面6及9公尺的河底找寻及捕抓生蚝,加上面对可能被急流冲走的风险,此传统行业已随着老一辈抓蚝者的退休和离逝,如今已少有人以抓蚝为生。
早在11岁即开始入河抓蚝的纳斯鲁尼占(22岁)接受“马新社”访问时指出,每天清晨6时他就得潜入河里抓蚝,他在3至4小时无数次屏住呼吸入河,又回到岸上大力呼吸,再不断重复同样动作,只为了抓蚝维生。
他透露,由于麻坡出产的生蚝品质佳,深受消费者喜爱,每只生蚝的售价达2令吉,他平均一天可抓到约90个生蚝,收入不错。
但他说,抓生蚝的风险太高了,不是优秀游泳者的他,在潜入河里后,仅能用双脚紧扣由祖先以传统技术插在河里的红树木材,再用双手寻看及抓生蚝放入篮里。

尽管已经有6年的全职抓蚝经验,纳斯鲁尼占仍掌握不到资深抓蚝者在河里屏住呼吸长达4至6分钟的记录。
“每一两分钟就得快速浮上岸,再潜入找蚝。”
在这过程中,抓蚝者可能会面对急流来袭,无论如何必须抓紧木材。
身穿T恤长裤下水的他,也经常被水母及海蜇螫伤,且在面对高水压的情况下,耳鼻会流血。
不单如此,抓蚝者必须选在水面平静的时候,即涨潮和退潮之间,才能下水抓蚝,工作非常不稳定。
他感叹,自己也不知道能维持这份工作多久,恐这古老行业会没有继承人而消失。

肉质肥美
白生蚝肉质肥美鲜嫩,叫人爱不释手。
据博特拉大学一项研究报告,在麻河发现的白生蚝,品质可以媲美在美国及欧洲水域一带的高级生蚝。
据研究,欧洲博物馆收藏的生蚝种类,以及与亚州各地生蚝相比,麻河生产的白生蚝品种,是独一无二的。
当地居民及渔民指出,白生蚝的肉质呈白色,这道食物在早期仅是王室及高官才能品尝的佳肴,之后在1990年期间,白生蚝开始出口至新加坡。
白生蚝的科学名为Crassostrea (Magallana) saidii,这个名字也为了彰显赛迪莫哈末博士自2013年以来,积极推动研究及保护生蚝所作出的努力。
白生蚝已被公认为世界十大最佳水生生物之一。

转移养殖将面临死亡
白生蚝仅食麻河内的浮游生物,当被转移到其他地方养殖,将面临死亡。
抓蚝者纳希尔接受访问时透露,他曾抓取麻河10个生蚝,到其他州属的养殖厂进行栽培,但不成功,当中8个死亡。
他认为,这可能是白生蚝仅掠食麻河的浮游生物。
他透露,大部分抓蚝者已迈入高龄,即50岁至70岁之间,如果不再有人抓蚝,将深深影响巴力地南居民的生计,他们许多是采购生蚝或做餐馆的生意人。
抓蚝者阿都拉尼(57岁)认为,抓蚝须具备很强的潜水能力及专业手法,不是每个人能胜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