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麻坡7日讯)麻坡碗仔糕,熟悉的古早味,持续飘香逾半个世纪。
这个俗称碗仔糕,也叫水粿(Chwee Kueh)的潮汕传统小吃,不仅是麻坡的特色美食,更是陪伴许多麻坡民众一起长大的古早味。
相信很多麻坡民众小时候都有吃过,并熟悉这个“家乡”的味道,尤其很多70后80后的麻坡人,更是熟悉不过,对它情有独钟。
(本报刘福来摄)
口感Q弹的蒸米糕(水粿)配上味道适中的菜脯和特制的辣椒酱,简直绝佳的人间美味。
古早水粿不仅是麻坡的特色早餐小吃,更是驰名南马的平价美食,一小片碗仔糕只卖50仙,一包10片只售5令吉。

目前在麻坡六马路顺顺来茶餐室售卖传统糕点水粿的小贩林述德(64岁)接受《中国报》访问指出,传统水粿是用白米搅磨成米浆,掺合少许的盐, 倒进模具上锅蒸熟。
他说,早期用来盛米浆的模具是小瓷碗,所以水粿也被作碗仔糕。
他透露,碗仔糕是潮州人的一种传统小吃,麻坡最早售卖碗仔糕可追溯他父亲林暹泉的年代,早期社会物资匮乏,父亲最早是挑着扁担,将碗仔糕、菜脯 等放在篓筐中沿街叫卖,后来才买了三轮车在麻坡大巴刹当起流动小贩。
林述德说,他从小跟随父亲摆摊,12岁就接手父亲的衣钵,自己在野野街开档创业,并在13年前搬迁到麻坡六马路顺顺来茶餐室,营业至今已有52年 历史。
他说,早期没有包装纸,水粿的打包方式是用树叶(捞叶),从最早几分钱,卖到现在一片50仙。
“因为,现在物价通胀太厉害,尤其白米、进口菜脯、辣椒和配料等翻倍调涨,迫不得已水粿的售价才在去年调整至一片50仙。”



制作繁多‧利润不高
传统小吃 没人接手
平价美食太廉价,只图温饱,赚不了大钱,年轻人都不愿意继承事业。
林述德说,现代的年轻人都没有意愿从事这一行业,未来此类传统小吃恐怕迟早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。
他说,以前水粿的制作工序繁多,利用石磨把米磨成浆,现在有了机器省略了很多工序和时间。
他透露,一般他会在凌晨2时就起身准备,蒸好碗仔糕后,大约6时就开始摆摊营业。
林述德制作的水粿驰名远扬,远在邻国新加坡的老饕都会定时越堤慕名而来,多位美食家也被吸引,特来品尝和留下好评,就连中国潮州电视台、本地八度空间和 自媒体网红也都曾经到来采访和报导,为麻坡特色美食,留下美好的编章。

平价早餐耐饱
苏明福(60岁,退休人士)
我从业者的父亲年代吃到现在,可以说是吃水粿长大的,逾半个世纪了,这个味道到现在都没有变质,一样好吃。
水粿是麻坡人平价的早餐,而且很耐饱,放到晚上吃也不会变坏,反而更香更入味。
水粿也是素食,尤其在大日子很多人来打包,如果是公共假日,人潮更是多到要挂号排队。

出差会来打包
黄宗旸(41岁,专业人士)
业者搬到那里我就吃到那里,尤其是之前我上班的地点在六马路附近,早餐经常都在这里吃,即使出差到马六甲也会先来打包,预好送货途中可以吃。
因为,水粿很经济耐饱,最重要的是它纯天然材料健康,我也很喜欢它超香又Q弹的味道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