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柔佛人头条】因疫情零演出零收入 传统戏班 加速没落 |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
  • 首页
  • 告别式
  • 中国报 CPTV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【柔佛人头条】因疫情零演出零收入 传统戏班 加速没落

    ★★★─引言─★★★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一场突如其来的冠病疫情,更加速传统戏班走向没落。

    传统戏班在我国历史悠久,但敌不过岁月的洗礼,逐渐走向没落。

    传统戏班如今在我国许多地方只流于酬神的形式,观众凋零,随着一代人的老去,更是无人问津。

    而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冲击,更加速传统戏班走向夕阳,未来的前途堪虞。

    在我国主要有潮、闽、粤及琼剧团,而柔州主要以闽剧团居多,并且集中在柔州中部。

    对此,《中国报》特别访问峇株巴辖的福建戏班以及昔加末的福建木偶剧团,了解传承至这一代的班主,如何挣扎求存,未来再放异彩。

     

    ★报导/摄影:沈俊荣

    (峇株巴辖1日讯)传统戏班受到新冠肺炎(2019冠状病毒疾病)疫情冲击,自去年3月18日政府实施行动管制令至今,几乎零演出零收入,令原本已经苟延残喘的戏班元气大伤,也让传承几代人的传统戏曲面临断层危机。

    传统戏班主要表演酬神戏,包括歌仔戏(大戏)、布袋戏、木偶戏、七艺班等,属于文化演出,但受到行动管制令限制,神庙或庆中元会在疫情期间停办庆典,导致戏班迟迟无法复工。

    黄海福看着储藏室尘封已久的扩音器等设备,感叹不知何时可“重出江湖”。

    据悉,神庙或庆中元会通常在前一年就与戏班预约,以安排在下一年的神诞或普度庆典演出,但由于相关单位停办庆典或申请不到准证,造成已预约的酬神戏也被迫取消,戏班复工无望。

    其中,已有逾60年历史的峇株巴辖“新美凤闽剧团”,从去年3月18日迄今逾10个月零演出,就连往年戏约满满的农历七月旺季,去年破天荒无法表演,按日计酬的戏班演员生计大受影响。

    “新美凤闽剧团”班主外交黄海福(41岁)接受《中国报》访问时说,疫情未爆发之前,除了农历四月、五月、十一月及十二月属于淡季之外,其余月份都有戏约,尤其是农历七月,每天都有演出,有时同一天要分班到不同地点表演。

    新美凤闽剧团班主刘美丽(右)及演员郭亚珠(左),拿出久未把玩的布袋戏偶,回味昔日到神庙演出的情景。

    他说,有些神庙逢神诞可以连演一星期酬神戏,像峇株巴辖双青港龙水宫庆祝大伯公圣诞千秋,可以连演6至8天大戏,而且下午及晚上各演一场。

    “去年农历七月本来也有逾20场戏约,但受疫情限制,一场演出都无法进行。”

    据估计,该戏班在去年疫情期间被迫取消至少逾30个单位的戏约,这些都是前年已签约的酬神戏,却因有关单位无法取得酬神戏准证而取消。

     

    属文化演出 非娱乐表演

    酬神戏本来就是表演给神明观赏的演出,基本上台下观众寥寥无几,不会出现群聚现象,戏班班主期盼当局体恤困境,在严守防疫程序下,通融允许演出。

    黄海福说,传统戏曲属于文化演出,不应被归类为娱乐表演,再加上近年看大戏或布袋戏的观众少得可怜,演出时不可能出现群聚现象。

    “若是演布袋戏,台上演员也只有四五人,只要做好防疫措施,必要时戴上口罩,政府应考虑放宽,允许传统戏曲演出。”

    戏班的部分器材及乐器,久未使用易损坏,陈健来用尘封多时的二胡试音。

     

    未复工 每月开销照付

    黄海福说,戏班迟迟未复工,但每月开销仍要照付,包括存放道具的储藏室须缴租金,罗厘及客货车每月须供期,日后复工有些器材须维修,这些都是数额不小的开销。

    “戏班用的锣鼓、唢呐、电子琴等乐器,还有扩音器、发电机、戏服及其他道具,久未使用易损坏,一些道具也须不断换新,若戏班无收入,这些都会变成沉重负担。”

    他透露,2019年该剧团演出两百多天,去年受疫情影响,从管制令实施至今“零演出”,全年估计逾5万令吉戏约被迫取消,而演员没演出就等于没收入,生计大受影响。

    在戏班已有59年的颜双兴,首次面对因疫情无法演出的窘境。

     

    建议联署签名写请愿信

    峇株巴辖是国内拥有最多戏班(闽剧团)的地区之一,估计大小戏班超过十个,其中不少戏班已有五六十年历史。

    马华峇株巴辖区会主席江明光过去曾为戏班手绘戏台布景及“台观”。据他统计,峇株巴辖迄今还有至少11个戏班,包括中兴、新美凤、双飞凤、新赛凤、历萍、新艺声、新燕华、凤山社、新麒麟、峇株巴辖歌仔戏/七艺班/掌中班及睡美人。

    江明光说,其父亲江汉宗从70年代就替戏班制作戏台台观(牌楼)及布景,而他自中学毕业后也投入制作行列,经常须开夜车赶工,尤其农历七月前的订单最多。

    “峇株巴辖戏班在七八十年代最为蓬勃,那时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现象,当时的大型戏班包括中兴、双飞凤、新美凤等,后期也有小生及花旦自组戏班。”

    针对戏班当前困境,江明光建议戏班业者联署签名写请愿信,以便提呈给相关部门,或安排会见柔佛州务大臣顾问拿督郑修强,希望当局基于保存传统戏曲文化及避免戏班倒闭的考量,允许戏班局部复工。

    江明光:峇县约有逾十个戏班。

     

    申请酬神戏准证 不受理

    往年不论是神庙酬神戏或庆中元会演出,都须事先3个月向县署申请准证,但行动管制令期间,这类申请不受理,神庙也选择简单庆祝神诞,造成戏班迟迟无法复工。

    已有34年经验的社团秘书陈则萌(62岁),自80年代起协助神庙及庆中元会申请酬神戏准证。

    他说,申请酬神戏准证须准备5份申请信,再附上神庙注册证书、理事会名表、神庙位置图、戏班的商业注册证书、戏班演员名单、戏名及剧情简介等,统一交至县署。

    “县署会把相关文件转交给警方、市议会等政府部门寻求评述(ulasan),但单是市议会内部就须经过发展组、交通组、执法组等不同部门审核,相当耗时,因此申请一般要在1至3个月前提呈。”

    他指出,酬神戏准证是否批准,关键在于警方,以前试过神诞前一天才发出准证的情形,但通常有关申请都不会被拒绝,除非该神庙曾在神诞发生打架闹事的前科。

    “管制令期间,团结局负责规范神庙重开的标准作业程序,但酬神戏演出仍须经由县署发出准证,但目前县署不处理这类申请,神庙想演酬神戏也无从申请。”

    陈则萌展示过往向县署申请酬神戏准证的信件样本。

     

    早年戏迷多 台下满满人潮

    早期传统戏曲受青睐,台下总是人山人海,忠实戏迷甚至从午场“霸位”到夜场,痴守台下等看戏,连晚餐也是吩咐孙子打包过来“就地”解决。

    加入戏班已有59年的“新美凤闽剧团”演员颜双兴(又名“兴仔”,73岁)追述,早年追捧传统戏曲的戏迷众多,台下都是满满的人潮,反观近年来看戏曲的人少得可怜,冷清场面令人嘘唏。

    他记得60年代到新加坡登台表演时,不必使用护照入境,当时老班主刘炳祥擅长拉二胡,该剧团曾受邀到汶莱、印尼、沙巴、纳闽、吉兰丹及马新各地演出。

    已有逾60年历史的“新美凤掌中班”,破天荒面对零演出零收入的困境。

     

    刘美丽16岁随父跑戏班

    “新美凤闽剧团”由现任班主刘美丽(59岁)父亲已故刘炳祥,在新加坡成立,70年代迁移至峇株巴辖,直到1985年刘炳祥逝世后,由刘美丽接手至今。

    该剧团现有十多名年龄介于50余岁至73岁的团员,他们多数从十多二十岁就加入戏班,准备在戏班退休终老。

    班主刘美丽从16岁就跟随父亲跑戏班,现在也开始交棒给儿子黄海福,让他负责外交工作。

    该剧团不少团员是外地人,却为了跑戏班在峇株巴辖定居,像颜双兴本身是麻坡人,演员郭亚珠(60岁)是槟城人,电子琴手陈健来(63岁)则是居銮人。

    戏班成员虔诚跪下,向守护戏班的田都元帅及孩儿爷,祈求疫情早日平息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↓↓最近新闻↓↓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*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、人身攻擊、庸俗、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;必須審核的留言,或將不會即時出現。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ADVERTISEMENT

    ADVERTIS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