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新加坡10日讯)近来小贩食物价格纷纷上涨,有小贩坦言近几年的食材和能源成本涨幅达75%,起价在所难免,为了老顾客坚决不收打包费。

新加坡小贩文化在2020年12月16日,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(UNESCO)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。配合三周年庆,全国商联总会昨天在文礼坊熟食中心举办首场“新加坡小贩美食谈”,邀请三位小贩分享创业心得,并探讨小贩文化如何传承。
三位受邀分享的小贩是马来椰浆饭Boon Lay Power Nasi Lemak摊主伊萨姆、卖蚝煎和炒粿条的“义发”摊主黄丽娜,以及“新生五香虾饼”摊主刘福记。
《新明日报》报导,谈到小贩中心食物价格上涨的问题时,也是新加坡商联总会小贩部主席的刘福记说,近年国外战争连连,直接影响许多原材料的供应链。
“这进而产生连锁效应,造成食材成本上涨。当小贩所赚的利润不抵开销,即便不愿涨价,但为了生存,他们还是不得不上调价格。”
卖了32年蚝煎的黄丽娜就说道,早年一份蚝煎只卖2元,如今一盘蚝煎最低售5元5角,摊位最近一次涨价是在2021年,当时涨了5角。
“租金、食材成本、人手都是重要考量,但关键是确保食物的味道好,让顾客觉得物有所值。近几年的食材和能源成本涨幅达75%,考虑到街坊居民生活不易,我们第二代小贩的租金也较低,所以我们从来都不征收打包费。”
新加坡商联总会会长杨向明致辞时则说道,汇集各族美食的小贩中心是体现新加坡多元文化特色的独特标志,值得保留与传承。
“从现在开始到明年二月,我们总共会举办四站(小贩美食谈)。下一站是明年1月6日,在亚历山大村小贩中心。我们希望让更多公众进一步了解本地小贩文化,鼓励更
热爱烹饪的年轻人加入行。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