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报导/摄影:林德胜
(居銮4日讯)涨声四起,新一年伊始不到一周,居銮部分熟食小贩承受不住通胀压力无奈涨价,一些小贩则是考虑在新年后微调价格。
面对白米、白糖在去年底涨价,熟食小贩受访时皆说,他们顶不住了,选择调高售价。
《中国报》记者走日走访数家食肆了解,受访小贩坦言,不涨价没利润,但也保证涨价合理,介于30仙至50仙。
一家经营经济煮炒摊的小贩陈先生说,本月1日开始,炒粉和饭食全面调涨50仙,新的价格表也标签给食客了解。

虽然涨了50仙,但陈先生强调,分量不会减少。
此外,另一家芋头饭和猪杂汤餐饮店业者郑楚瑞指出,白米每10公斤涨了十令吉,白糖涨价对酱料带来连锁涨风,猪肉近日也有微涨一些。
他说,该餐饮店现在的芋头饭和猪杂汤售价是9令吉50仙,考虑在新年后微涨至9令吉80仙。
“要不要涨价会在两周内开会讨论,以作出决定。”

另一方面,基于居銮新兴美食中心越来越多,竞争激烈,一些小贩宁愿少赚一些,避免涨价流失顾客群。
面食小贩吴女士说,她选择继续在今年维持每盘面6令吉的售价,不会跟风涨价。
她说,由于她没有聘请工人,所以扣除了原材料成本和租金,仍有利可图,且也在去年和前年有调涨了售价,如果年年涨,担忧熟客会不满。
“我相信薄利多销反而能增加赚幅。”

接受调涨分量不减
居銮食价又在涨,受访食客指出,他们愿意接受调涨,并劝告小贩涨价也要维持分量。
民众张颂安说,他发现居銮有一些小贩在涨价后,分量有减少迹象,令他心生不满。
他说,涨价了却缩减分量,没有顾及消费者的权益。

民众韦德苠明白小贩面对利润减少的困境,但希望他们将心比心,原材料涨一点就涨价,微降又没有看到小贩降价?
民众张晓娟说,居銮食价已贵得怕人,如果继续涨下去,为了平衡开支,都会尽量减少外食,如果有外食,也尽量选择比较实惠,有提供套餐的餐饮店。
